诺亚舟幼教:读懂孩子,共情陪伴
养育孩子是每位父母一生中最具有成就感,也最具挑战的事情。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,父母是孩子的终身老师,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为构筑更和谐的亲子关系,帮助家长进一步读懂孩子,了解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交流,学习如何用共情同理的方法,高质量地陪伴孩子,更好地实现家园共育,诺亚舟幼儿园给予家长朋友们一些建议。
最好的沟通方式是共情
共情是理解他人特有的经历并相应地做出回应的能力,缘起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卡尔·罗杰斯的重要思想和理念,即在与他人交流时,能进入到对方的精神世界,体验对方的感受,并对对方的感情作出恰当的反应。共情能够让人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,让对方感到自己是被理解和被接纳的,从而帮助双方建立良好的关系。
家长们用共情的方法观察孩子的表现,认真倾听孩子的表达,耐心等待孩子的反应,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,有效回应孩子,从而真正关注与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,达到高效共情的亲子沟通,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,促进孩子的自我思考和探索,提升其早期社会关键经验,如自尊、自信等。
学习共情,懂得接纳孩子的情绪情感
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看待事物倾向于从自己的角度出发。如果家长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理解孩子的行为,感受孩子的情绪,并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孩子的理解与感受,而是用惩罚性方式(批评和说教)来对待孩子,往往会加剧孩子内心的冲突与困惑。因为大人的批评和讲道理并没有让他心服口服,未解开的心结也常常会潜伏在他的意识深处,成为暗中支配他未来行为的潜意识。因此,家长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,应学会接纳孩子的情绪,同时表现出对孩子行为的理解。
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的伍新春教授将共情分解为“停”“看”“听”“说”“做”五个步骤。所谓“停”,即是面对幼儿,在行为和心理上“放下”自己,有两层含义:
在行为上
放下手头正在做的事情,整个身心转向孩子。
在心理上
放下自己的情绪,放下自己的主观判断。如此才能用“排空”的心态正视孩子当下的事情。
所谓“看”,即针对当下的事情,细致深人地观察孩子的动作、表情等,去感受孩子当前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,可以用这类语言与孩子交流:“你看起来特别着急,你的小脸通红的,我感觉你很生气。”等等。
所谓“听”,即倾听孩子讲述发生了什么以及他自己对这件事情的真实想法,可以对孩子说:“能告诉我什么事情让你这么生气吗?”
所谓“说”,即在看懂和听明白当事人的表达后,用语言或行为来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理解。
所谓“做”,即用一些动作、表情或指导性语言做出对孩子理解的行为,如:“你刚才生气时把这些玩具弄乱了,现在怎么收回去呢?我们一起来收吧!”
实践共情,注重感同身受的言传身教
一个孩子在爱的环境中长大,他就会用友爱的心去感受身边的美好。同样的道理,如果孩子生活在一个被家长接纳、认可、理解和共情的家庭环境中,家长的行为示范会促进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认知,拥有较强的情绪理解能力。在实际生活中,我们发现,即便学习了共情的方法,在遇到孩子的问题时,还是会只看到行为本身而忽视孩子的心理需求,更不会注重自己言传身教的行为示范。
声明:本文转载自网络。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·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